2022年11月19日,中国人学学会、中北大学999全讯白菜网、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山西省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智库联合主办的“人学视野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全国高校的70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中北大学党委书记沈兴全教授、中国人学学会会长丰子义教授、中北大学999全讯白菜网党委书记段义权副教授、中北大学999全讯白菜网副院长郭玲霞副教授以及中北大学999全讯白菜网骨干师生出席开幕式。会议由中北大学999全讯白菜网院长赵笑蕾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中北大学党委书记沈兴全教授致辞,欢迎各位专家学者云端相聚中北大学,深入探讨“人学视野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重大问题。他表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途上,人学研究,尤其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他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中北大学发扬太行精神和传承红色基因的光荣校史以及999全讯白菜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政课程的重点建设和课程创新,对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他希望以此次中国人学学会的召开为契机,全面加强中北大学与中国人学学会以及各位专家学者的深度合作。

中国人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丰子义教授就会议的主题和讨论的议题做全面阐释。丰子义教授指出,为深入学习贯彻研究党的二十大精神,本次年会主题为“人学视野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需要从整体上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由中国式现代化内生发展而来,离开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就解释不了文明问题。另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人民贯穿于党的二十大报告始终,同样贯穿于人类文明新形态和中国式现代化基本内涵。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学者围绕“人学视野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重大问题发表主旨演讲。第一场大会发言由《新华文摘》编辑王善超全程主持并作主旨发言。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999全讯白菜网教授,中国人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韩庆祥教授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进行了学术讨论。他指出,当前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必然要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体现出的重点突破。复旦大学999全讯白菜网教授,中国人学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学明教授围绕“全面实现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类文明新形态”进行论述。他认为,只有社会实现了全面现代化,相应地,人实现了全面的发展,人类才能说是进入了一种新的文明状态。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部教授,中国人学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范文教授围绕“马克思主义人本政治观的创新发展”进行发言。他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丰富的人本政治思想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教授围绕“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中国化和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方面”进行学术阐述,回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过程中的人学思想的发展。中山大学999全讯白菜网教授,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钟明华教授围绕“人的发展中老龄群体发展的关怀”展开论述。他指出老龄群体的关怀符合人学研究的初心,即对特殊人群发展的关注。我国的发展政策蕴含着“积极老龄化”的内涵。首都师范大学999全讯白菜网教授,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陈新夏教授围绕“人学视域中中国式现代化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进行发言,陈新夏教授重点提出了两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反思现代化或者现代性存在的问题。
第二场大会发言由《北京大学学报》编辑刘曙光全程主持并作主旨发言。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张友谊教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集中阐释了三方面看法。第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标,只有不断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第二,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尤其是教育领域的现代化体现了人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第三,中国式现代化应该是人的现代化,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南开大学李淑梅教授围绕“马克思的文明演变思想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从西方近代思想家考察资本主义文明社会的三种路向、马克思对资本双重历史特性的分析、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三方面进行论述。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崔新建教授“围绕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三点思考”进行分享。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罗文东研究员围绕“构建中国自主人学体系”,指出了三条实践路径:第一,继承古今中外人学优秀成果,发扬中国人学学会优良传统;第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具有本土性、原创性的人学体系;第三,总结实践和科学发展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理论支撑。徐春教授围绕“从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多样性的影响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她从两点进行系统论述,一,文明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互相选择和社会内部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二,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武汉大学左亚文教授围绕“中国精神与人的本质发展”进行发言,同时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自己的著作《中国精神导引》。
第三场会议发言由《江海学刊》编辑部的赵涛全程主持并作主旨发言。北京大学的仰海峰教授首先探讨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中国文联的庞井君研究员围绕“自由自然的价值论”展开阐述。他强调,人类历史是一个从自然到自由又复归于自然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自由自然是人类精神追求的终极价值,因而,人类的实践和历史应该以自由自然为基本价值架构,实现价值体系的路径选择。中国人民大学的臧峰宇教授以“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人的现代化”为题展开分享。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选择,也满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的内在要求。接着,河南大学的吕世荣教授对公共价值、共同价值和普世价值的概念展开辨析。深圳大学的田启波教授,围绕“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建”展开探讨。他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改变了人类文明的格局,导引了人类文明的走向,创新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式。最后一位发言人是中北大学999全讯白菜网院长赵笑蕾教授,她的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的发展逻辑。她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揭示了新时代人的发展逻辑;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此次研讨会适逢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数百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汇聚云端以理论透析问题,以事实说明观点,线上交流充分热烈,参会人数创学会历史新高,充分彰显了中国人学学会和中北大学的独特魅力与强大的学术号召力。

此次会议极大的增进了中北大学999全讯白菜网与其他高校在哲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交流合作,极大的拓展了中北大学师生的学术视野,对提升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